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414篇
  免费   20488篇
  国内免费   25947篇
测绘学   10672篇
大气科学   17658篇
地球物理   25523篇
地质学   60960篇
海洋学   14409篇
天文学   10471篇
综合类   8055篇
自然地理   18101篇
  2024年   335篇
  2023年   1368篇
  2022年   3430篇
  2021年   4222篇
  2020年   4275篇
  2019年   4826篇
  2018年   3936篇
  2017年   4749篇
  2016年   4819篇
  2015年   5326篇
  2014年   6846篇
  2013年   7400篇
  2012年   7195篇
  2011年   7837篇
  2010年   6755篇
  2009年   8158篇
  2008年   8029篇
  2007年   8717篇
  2006年   8372篇
  2005年   7375篇
  2004年   6617篇
  2003年   6100篇
  2002年   5226篇
  2001年   4702篇
  2000年   4495篇
  1999年   4020篇
  1998年   3564篇
  1997年   2957篇
  1996年   2467篇
  1995年   2215篇
  1994年   2075篇
  1993年   1756篇
  1992年   1305篇
  1991年   984篇
  1990年   779篇
  1989年   660篇
  1988年   517篇
  1987年   312篇
  1986年   230篇
  1985年   189篇
  1984年   108篇
  1983年   72篇
  1982年   80篇
  1981年   60篇
  1980年   63篇
  1979年   52篇
  1978年   70篇
  1977年   60篇
  1976年   30篇
  1954年   2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近年来,山东省地面沉降监测与防治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初步建立了以二等水准路线、全球定位系统(GPS)、基岩标分层标和地下水监测为基础的"四网合一"地面沉降监测体系,INSAR监测实现了山东全省覆盖。监测成果显示,山东省地面沉降主要位于东营市广饶县、滨州市博兴县、聊城市茌平县,沉降速率呈加快趋势,造成建筑物地基下沉、房屋开裂、地下管道破损等一系列地质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52.
53.
作为S型铺管作业的关键性装备,托管架长期承受着交变载荷的作用,随着海洋开发向超深水发展,结构疲劳破坏问题不容忽视。采用疲劳谱分析的方法并结合线性累积损伤理论,对托管架结构频域下的变形进行了分析,计算了正常海况下和极端海况下托管架疲劳损伤度并对疲劳寿命进行了评估。研究发现托管架在正常海况下作业符合安全要求,在极端海况下局部结构会受到破坏。并从托管架结构安全监测角度,筛选了结构疲劳分析关键点位,为监测点位的选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4.
提出基于圆柱多段拟合的隧道中轴线提取方法。首先对隧道点云数据进行预处理,并将点云按隧道走向分成不同区段;然后对各区段依据轴线与表面点云法线垂直关系,提取精度较低的中轴线;最后对各区段利用圆柱多段拟合,提取精度较高的中轴线。实验表明,隧道中轴线的提取在一定的采样区间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对直线和弯曲的圆形隧道有良好的适用性,算法可靠,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55.
Sustainable fuels legislation and volatility in energy prices have put additional pressures on the forestry sector to intensify the harvesting of biomass for “advanced biofuel” production. To better understand how residual biomass removal after harvest affects forest hydrology in relatively low slope terrain, a Before-After-Control-Impact (BACI) study was conducted in the USDA Forest Service's Marcell Experimental Forest, Minnesota, USA. Hydrological measurements were made from 2010–2013 on a forested hillslope that was divided into three treatment blocks, where one block was harvested and residual biomass removed (Biomass Removed), the second was harvested and residual biomass left (Biomass Left), and the last block was left as an Unharvested Control. The pre-harvest period (2 years) was 2010–11 and post-harvest (2 years) was 2012–13. Water table elevation at the upslope and downslope position, subsurface runoff, and soil moisture were measured between May–November. Mixed effect statistical models were used to compare both the before-after and “control” treatment ratios (ratios between harvested hillslopes and the Unharvested Control hillslope). Subsurface runoff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 < .05) at both harvested hillslopes but to a greater degree on the Biomass Left hillslope. Greater subsurface runoff volumes at both harvested hillslopes were driven by substantial increases during fall, with additional significant increases during summer on the Biomass Left hillslope. The hydrological connectivity, inferred from event runoff ratios, increased due to harvesting at both hillslopes but only significantly on the Biomass Left hillslope. The winter harvest minimized soil disturbance, resulting in no change to the effective hydraulic conductivity distribution with depth. Thus, the observed hydrological changes were driven by increased effective precipitation and decreased evapotranspiration, increasing the duration that both harvested hillslopes were hydrologically active. The harvesting of residual biomass appears to lessen hydrological connectivity relative to leaving residual biomass on the hillslope, potentially decreasing downstream hydrological impacts of similar forestry operations.  相似文献   
56.
苏亚聪  史娟  徐爽 《北京测绘》2020,(2):233-237
为了得出雾霾气象成因机制、影响因素和时空分布特征,以石家庄市区与郊县为研究区域,将2013年9月至2016年12月石家庄市各市区、郊县的PM2.5历史监测数据中的有效数据进行了数据分析处理得到雾霾浓度数据,还有温度、降水、风速、地形和人口密度等数据,运用GIS分析的方法,模拟绘制石家庄雾霾的时空分布图、雾霾与各影响因子的专题对比图,得到雾霾形成机制的因子、雾霾的时空分布规律、雾霾季节变化特征、雾霾与地形间的关系等;运用数据分析软件OriginPro8.SR3分析雾霾浓度与风速数据、降雨数据、温度数据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7.
地下采煤会引起地表沉降、变形,甚至引发山体、河堤滑坡等地质灾害。采动坡体的稳定性研究一直是采矿工程中实际关心的问题。该文首先介绍分析了概率积分法移动变形稳态、动态预测模型以及基于极限平衡理论的单滑面采动坡体稳定性预测模型,提出了使用概率积分法结合Knothe时间函数对采动坡体稳定性进行预测分析的方法,并使用C#及XML Schema语言编制了相关的计算程序。最后,结合一个工程实例对采动坡体稳定性和动态变化过程进行了预测与分析,通过实测数据验证了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得出了采动引起的坡体下沉是影响坡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在坡体拉伸阶段进行注浆加固的方法。  相似文献   
58.
2000—2015 年伊犁河谷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 2000—2015 年的 EOS/MODIS 数据,采用趋势分析、Hurst 指数、变异系数法对伊犁河 谷植被时空变化及未来趋势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空间分布上,伊犁河谷植被覆盖度呈北部、南部、 东部偏高,西部、中部偏低的分布特征;时间变化上,2000—2015 年,伊犁河谷植被覆盖度波动减 小,减速为 6.25%·(10 a)-1;区域分布上,伊犁河谷植被表现为低波动变化,波动程度中等以及下占 73.16%,波动程度高的区域占 26.84%。未来预测表明,伊犁河谷植被覆盖呈退化趋势,其中,持续 退化的面积占 57.55%,持续改善的面积占 13.51%。  相似文献   
59.
解决好新疆环塔里木盆地绿洲城市发展与水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对"一带一路"倡议顺利实施及新疆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2004-2017年环塔里木盆地绿洲城市发展与水环境变化状况,构建城市发展与水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模型及二者的协调度模型,以探讨环塔里木盆地绿洲城市发展、水环境质量变化及二者的协调关系。结果表明:2004-2017年,(1)环塔里木盆地绿洲城市发展综合指数呈现出逐年稳定上升的趋势,经济发展和城镇空间规模扩大是环塔里木盆地绿洲城市发展的主要形式;(2)环塔里木盆地绿洲城市的水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呈现出逐年降低的趋势,水环境质量形势严峻;(3)环塔里木盆地绿洲城市发展-水环境质量系统的协调度呈现倒U型的稳定发展趋势,但总体上两者的协调度较低,城市发展和水环境质量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60.
热力图是一种能直观准确展示空间观测值的有效工具,在多个领域具有广泛应用。本文在分析设定不同道路层权重、道路技术等级分类的基础上,以反距离权重、直方图均衡化、密度补偿、参数多次迭代等方法,研究构建了以热力方式展示道路网分布及发达程度的相关规则体系。热力规则通过道路赋权、路线曲面化、密度协调、图面综合等多套规则的有机结合,实现了道路网总体发达水平信息的提取与展示,并以全球地理信息资源建设项目路网成果中的亚洲和非洲部分国家数据为例,进行了信息提取与热力分布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